其實「禮貌」是教不出來的。對大學生都教不出來,何況對象是一、兩歲的小娃兒。哪個大學生或哪個成年人不知道行為舉止、言談都應溫文有禮,但有幾人真的給人彬彬有禮的印象呢?這其實和國家、社會的文化有不可切割的關係。當然蠻夷之邦也會有謙謙君子,那得靠家庭教育的影響。知識可以從傳授而得,但唯有應對進退得靠父母點滴的身教慢慢沁入孩子心中內化,才能自然表現出來那儒儒風雅。

舉例來說,我們要孩子會說「請」、「謝謝」、「對不起」這幾個簡單言詞,當然不是會背誦即可過關的測驗,而是在孩子能不能在適當時候自然應用得體,所以「教不可得」、「罵也無效」。孩子撞了人,你把他喊回來,硬要他說聲對不起,給他的學習卻是:犯了錯只要說聲對不起就責任已了的錯誤觀念。倒不如陪他一起面對後續處理問題:「趕快看看弟弟有沒有被你撞傷?弟弟一定很痛,快向爸爸要冰塊去幫他冰敷……..。」收拾善後的過程可以讓孩子體會他的過錯造成別人如何的不便。

平日生活中、坐計程車、去超商買東西,我們自己和別人對話應隨時保持輕聲有禮。「司機先生,麻煩你……. 謝謝」「小姐,請問洗衣粉放在哪裡?」「寶寶,你幫媽媽請問叔叔要到哪裡換銅板好嗎?」……。大人講話溫文有禮,孩子自然不會粗聲粗氣、頤指氣使。相反的,「到仁愛路……對面左轉就停車」或「小姐,洗衣粉在哪裡?」「小姐,結帳,快一點,我在趕時間」……。如果我們平日說話就自以為帥而不修飾時,則孩子不僅對人不會禮貌,而且對父母、師長也會有樣學樣,不會謙和恭敬。

飯店等服務業訓練服務態度是經過不停的反覆述說情境演練的,而孩子的學習情境就在我們和他的日常生活中。孩子聽多了,自然而然就講得出來,否則看著書,說十遍也是小和尚念經,有口無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興馨相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