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有人以為教孩子愛很簡單,就是愛他。這話說來一點沒錯,你很愛他、他自然愛你。但有沒有想過,孩子有沒有可能只愛你,卻不愛別人,或者說不知如何愛別人?如果孩子不會愛別人,不知道如何愛別人,他將來可以在社會上立足生存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

所以我們認真的探討,什麼樣的情況下,孩子會長成不愛別人的人,答案就跟「愛他」一樣簡單,那就是愛別人。父母除了愛自己的小孩外,也要讓孩子看到、感受到,可以學習到:爸爸媽媽很愛「別人」,爸爸媽媽愛他的爸爸媽媽,常常為他們按摩、為他們做飯,所以我要愛爺爺奶奶,幫爺爺奶奶拿拖鞋。爸爸媽媽很愛鄰居,有時會幫忙他們倒垃圾,所以我也愛叔叔阿姨,看到他們就會和他們打招呼。爸爸媽媽愛便利商店的服務人員,他算錯錢媽媽也不生氣,所以我也愛為我們服務的人,常常說感恩、謝謝。爸爸媽媽還愛不認識的受苦難的人,捐錢給他們,整理書送給他們,所以我也愛那些需要幫助的人,我每天丟一塊錢到小豬肚子裡,將來也要捐出去。看到小弟弟跌倒了一直哭,我把我的餅乾分給他吃。

我們用命令的口吻「叫」孩子愛別人,他是學不會「愛心」的。我常看父母氣敗壞的指責孩子:「你怎麼可以打妹妹」、「你怎麼這麼殘忍欺負小狗」,殊不知孩子其實是模仿成人的樣式,爸爸生氣打小孩,哥哥生氣就打妹妹,媽媽看到流浪狗就嫌棄的抱怨:「臭狗,走開,噁心死了。」孩子自然學習不到悲憫知心。

有的父母社經地位高,工作壓力大,有時對人缺少耐心與同理心,到餐廳吃飯,上菜慢了,小妹服務不好,總是理直氣壯的厲聲指責。於是孩子耳濡目染,面對同學,甚至長輩﹝尤其是父母﹞的無心疏失,自是斥責的毫不嘴軟,得理不饒人。

當我們察覺孩子的作為缺少同理心和愛心,不會體貼時,其實不要被嚇到了。孩子畢竟是孩子,他不是壞,他只是不知道要如何愛。所以父母要自身的改變開始,千萬不要在自責「沒有愛心」、「自私」等負向言語了。只要父母對身邊的人,鄰居、公車司機、超市店員柔軟些,多釋放善意,看電視時,避開常有粗暴鏡頭的節目多看溫馨的報導,多和孩子談不同人的苦,善解他人的過錯,假以時日,孩子就會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仁者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興馨相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