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自我為中心的小孩

育兒生活 10月號 NO.257

採訪撰文/陳映潔
以自我為中心是3歲左右孩子的發展特徵之一,此時孩子會變得固執、想怎麼樣就怎麼樣、不願意分享,且希望大人在任何時候都要滿足他的要求。寶寶為什麼突然變成這樣呢?爸爸媽媽又該怎麼陪伴孩子度過這個時期,並適時給予教導,以避免日後變成人見人怕的小霸王?

 

 世界跟著我轉~

以自我為中心的3歲孩子
任性?嬌縱?自私?個人主義?這些和自我中心相似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,經常讓我們摸不著頭緒,究竟,3歲時期孩子的自我中心指的是什麼現象?
 
覺得別人想的和自己一樣
顏鈺軒老師表示,3歲時期的以自我為中心,指的是這個時期的小朋友,會用自己的角度去詮釋這個世界,詮釋別人的想法,他們會覺得全世界的想法都跟他們一樣,感受也是一樣的。
「自我中心」其實是瑞士學者皮亞傑提出的概念,他以著名的「三山實驗」發現,3歲左右的孩子似乎認為其他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,和自己所看見的完全一樣。
 

 

三山實驗
皮亞傑讓小朋友輪流接受測試,在他們面前有3座顏色、高度、風景都不甚相同的山,小朋友被安排在特定的座位,從座位上只能看到特定角度的風景;在小朋友的對面,皮亞傑也擺了一張椅子,上面坐著一個洋娃娃,從洋娃娃的角度所能看到的風景和小朋友位置所能看到的完全不同,皮亞傑先帶這些小朋友整個繞一圈,勘查與欣賞各個角度的風景後,再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定位。
然而,測試後發現,每個小朋友都認為,坐在自己對面的娃娃看到的風景和自己所看到的完全一樣。反覆求證後,皮亞傑發現,這個時期的小朋友好像真的不太能夠感覺到,別人所看到的世界和他自己看到的不同。

 

 
根據皮亞傑的實驗架構,後續有學者提出挑戰,Selmem認為皮亞傑3座山的實驗對小朋友來說可能太難,因此將實驗改良後再行測試。Selmem進一步發現,
3歲時期的小朋友,他們觀點取替的能力,只達到「知覺」的部分,還未達到「認知」和「情感」的部分;也就是說,他們其實是可以發覺別人看到的、聽到的和自己不同,但即便是如此,他們仍然無法推測別人的想法和內心感覺,因此還是會以自己的想法和內心感覺為重,認為其他人理應也是如此。
 

 

觀點取替能力
「自我中心」和「觀點取替能力」是很緊扣在一起的概念,所謂觀點取替能力就是:「我們能不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?」,3歲時期的孩子似乎在許多方面仍不具備這樣的能力。

 

 
接近3歲就突然變得以自我為中心?    
許多家長都很疑惑,為什麼孩子一到這個年紀就變得很叛逆、自我中心,稍微不順他的意就暴跳如雷,甚至會對爸比媽咪拳打腳踢?這種現象到底是突然產生的,還是有跡可循呢?
顏鈺軒老師認為,從整個發展學來看,孩子其實並不是從3歲起「突然」變得自我為中心,事實上,寶寶從一出生到長大成人的過程中,不斷的都會以自我為中心出發,去和周遭的環境互動。
爸爸媽媽一定會接著問,那為什麼在這個階段,孩子自我中心的情況變得特別嚴重?以前並沒有這麼令人頭疼呀!
顏鈺軒老師指出,會有這樣的感覺,是源於我們對孩子發展歷程的不了解。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探討:
 
1.孩子的需求變多
剛出生寶寶的需求,就只圍繞著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,雖然爸爸媽媽必須花許多心力在這些事情上,但因為都是生存的基本需求,並不為過,爸爸媽媽多半是欣然承受。
 
當孩子逐漸成長,開始會有更多元的需要產生,例如買玩具、黏媽咪,甚至想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,所以爸爸媽媽可能會開始覺得孩子很「難纏」。
 
2.孩子的能力增強
一個剛出生的Baby,遇到肚子餓、尿布濕了會怎麼辦?哭!用哭聲把爸媽呼喚到他的身邊,滿足他的需求。等到他們漸漸的會坐、會爬、會走、會說話以後,你會驚覺那個原本只能乖乖躺在嬰兒車裡蹬腿、哭泣的寶寶,現在竟是用惡棍般的表情、賴在他的位置上,對你大叫:「媽咪我現在就要吃飯!」,如果言語無效,可能還會用「行動」來表達他們的急迫性,孩子會依現有的能力,用最輕鬆、最快速有效的方式,來達到他們的目的。
 
3.大人對孩子過分期待       
顏鈺軒老師表示,其實,孩子從出生到34歲的行為表現和意圖,整體而言還滿一致的,他們會不斷希望身旁的人快速滿足他們的需求。但也因為他們會的越來越多,大人跟著會有越來越多超出孩子發展進度的期待,認為孩子已經會走路、會講話,會做很多事了,理應也該變得懂事、學會自我控制,當孩子做不到,就覺得他們不乖,或許在這點上,大人也應該反思,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有些以自我為中心。
 
其實,站在小朋友的角度,他們也覺得挺無奈的!「為什麼在我剛學會走第一步的時候,有10個人幫我拍拍手,現在我只不過到處走走、四處探險,卻有超過10個人罵我不可以去那理、不可以碰這個,說我講不聽!」其實孩子只是維持一貫的表現,因為大人對他們的不了解,使得他們也滿腹疑惑。
 
在了解3歲孩子的自我中心定義、成因之後,爸爸媽媽一定更想知道,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有哪些典型「症頭」呢?大人又該怎麼處理孩子各種匪夷所思的想法及行為反應?讓我們透過案例的說明,一窺孩子種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!
 
典型症頭:覺得大人知道他的需要,卻故意裝不懂   
案例1
晨晨的媽媽來教室接她,老師跟媽媽說,晨晨今天上課表現得非常好,於是,媽媽就跟晨晨說:「寶貝,我覺得你好棒喔!今天就讓妳來決定我們晚上要吃什麼好了!來吧寶貝,告訴媽媽妳想吃什麼?」因為可以決定事情,晨晨顯得特別高興,她歪了歪頭,想了一陣子,然後跟媽媽說:「我要吃那個冰冰的、那個有冰冰的!」
 
媽媽:呃,寶貝,可是我們要先吃正餐,才可以吃冰淇淋喔!妳說冰冰的是指冰淇淋嗎?
晨晨:不是、不是啦!就是那個有湯、然後有冰冰的,就是那個啊!
媽媽:寶貝啊,妳可以再講清楚一點嗎?有湯又冰冰的到底是什麼?
(約莫溝通10分鐘後)
晨晨開始大聲尖叫:就是那個有冰冰的!(極度不耐煩,而且非常憤怒)
 
專家解析:
大家知道晨晨想吃的是什麼嗎?她想吃的,是他們家隔壁的一間涮涮鍋店,因為有湯可以喝,餐後又提供冰淇淋。這個答案實在讓媽媽跌破眼鏡!
晨晨原本是高興的,後來為什麼開始鬧脾氣?因為她覺得媽媽是故意的,媽媽明明帶她去吃過那麼多次涮涮鍋,怎麼可能會不懂她的意思,而且她已經表達得這麼清楚了,媽媽一定是不想帶她去才假裝聽不懂!
顏鈺軒老師表示,這個時期的孩子常常會用自己的角度去詮釋事情,會覺得別人想的和自己想的一樣,再加上他們口語表達能力不夠好、認識的名詞不夠多,抓取事物概念的重點也和成人不太一樣,同樣是描述火鍋,大人可能會形容成「很多人圍在一起吃的東西」,但是對晨晨而言,她的重點只有湯和冰淇淋。
 
處理方式:
Step1:告訴晨晨,媽媽真的很想帶她去吃她想吃的東西,這件事情是媽媽和晨晨共同的目標,讓晨晨感覺自己的意見是被媽媽接納的,兩個人應該一起想一些策略來達成這個目標。
 
Step2:請晨晨再說明得清楚一點,雖然媽媽超想帶她去,可是假如她沒辦法讓媽媽知道她的意思,最後就沒有辦法吃到想吃的東西。媽媽也要懂得抓取孩子表達出來的重點,帶孩子做訊息的解讀和澄清,例如:詳細的問晨晨,是先吃冰冰的還是先喝湯?還是,那是兩間不同的店?
 
典型症頭:不願意和別人分享他的東西
案例2
偉偉很喜歡玩小汽車,有一天他把他的小汽車全部塞進背包裡,帶到教室去上課。一進教室,他就等不及的把它們全部倒出來,小汽車散落滿地,偉偉開心的拿起積木,準備開始蓋他的停車場。這時,原本在教室裡玩的強強聽到聲響,輕輕巧巧的滑行到偉偉身後,默默的拿起其中一台小汽車,「噗~~~」的玩了起來,偉偉發現了很生氣,立刻衝過去把小汽車搶了回來。強強沒得玩傷心的哭了,偉偉也被媽媽罵了一頓,媽媽還說他不懂得和別人分享,以後再也不買小汽車給他了。
 
專家解析:
爸爸媽媽們可以試著想像一下,假如我們去聽一個學術研討會,想要抄筆記時才發現自己忘記帶筆出門,這時我們會怎麼辦?當然是很有禮貌的去跟別人借!如果別人帶了10幾隻筆,他就應該要借我們嗎?我們可以直接伸手過去拿過來用嗎?當然不行!因為東西的所有權在主人身上。
 
顏鈺軒老師提醒爸爸媽媽,3歲時期的孩子開始發展他們所有權的概念,如果連在成人的世界裡,所有權的概念都已經這麼清晰,那為什麼我們要強迫一個孩子不能擁有他對自己玩具的所有權?在這種情況的處理上,我們應該教導孩子的是「尊重」的概念,而不是要他們放棄屬於他們的所有權。
 
處理方式:
Step1請想要玩小汽車的強強動作不要這麼快,要先有禮貌的詢問偉偉願不願意借他,不要那麼冒昧、唐突的直接把東西拿走。有些小朋友在拿別人東西的時候是不會感到不好意思的,會覺得對方應該要借給他,這種觀念是非常需要被改變的。
 
Step2告訴擁有很多小汽車的偉偉,如果不喜歡強強直接拿走他的小汽車,可以要求強強先跟他借,而且他有這麼多的小汽車,卻只有兩隻手,如果借一台給強強玩,強強會很喜歡他,和他做朋友,而且他們有同樣的興趣,可以一起蓋停車場,這樣是不是變得更好玩了?
 
典型症頭:打斷大人重要的事,必須立即回應他
案例3
鑫鑫總是想到什麼就馬上要去做,有一次他感到肚子很餓,但是又找不到老師,原來老師在會客室跟其他家長講話。鑫鑫二話不說,打開門大喊:「老師!我跟你講一件事情……」,也不管老師正在跟別人討論重要的事。老師請他在外面等一等,鑫鑫就開始大吵:「我要吃餅乾、我要吃餅乾、我要吃餅乾……」,非要老師馬上中斷正在處理的事情,回應他的需求。
 
專家解析:
由於3歲以前,小朋友的互動對象都是家裡的成人,家人會比較快速的去滿足他的需求、期待,所以孩子也已經習慣需求要被很快滿足,變得比較不會尊重別人,想做什麼,大人就要立刻去做,不能、也不願意等待。
 
在這種情況的處理上,我們會對孩子進行「延宕需求」的訓練,在大人有其他正在忙的事情而不能立即回應他的需求時,小朋友必須學習等一等,尊重其他有更重要事情要處理的人。
 
處理方式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Step1當小朋友突然跑過來打斷大人正在做的事情時,先微笑的問他:「你知不知道我們現在在做什麼?」,再來,進一步告訴他:「如果你知道我們在忙,可以跟我們說,能讓你先講一下話嗎?」,然後讓小朋友立刻演練看看。如果他問了,就誇獎他做得很好,然後先讓他表達他的需求。

 

 
問的時候一定要記得保持微笑,不然孩子會覺得大人在罵他們,他們就會夾著尾巴逃走,等過5分鐘玩得太高興、忘記了,又再次衝進來,不只大人越來越失去耐心,孩子其實也會越來越等不及。

 

 
Step2等到先詢問已經變成他的習慣之後,我們再讓他接著練習,詢問之後可以多等待一些時間。可以等孩子已經有3次禮貌的詢問行為之後,第4次開始跟他們說:「好,但是我正在忙,可不可以請你在旁邊數到30再過來?」,循序漸進,慢慢增加時間。
 
注意!
顏鈺軒老師特別提醒,要給孩子具體的等待時間,孩子才知道再過多久自己的需求就能得到回應。而且爸爸媽媽承諾了就一定要做到,有時候大人容易因為正在討論的事情很重要,就會讓孩子一等再等,把孩子努力學會的好習慣視為理所當然,這個年紀的孩子大約等個2次左右就會瀕臨抓狂的狀態,而且他們也會立即體悟到,用好的態度得不到好的結果,像原本一樣大吵大鬧、盧到大人受不了,反而有比較好的效果,這樣孩子就不會再嘗試等待了。
 
典型症頭:覺得自己像超人一樣無所不能
案例4
東東才要升中班而已,吃完晚餐後竟突然吵著要洗碗,而且不准大人幫忙。媽媽因為擔心他打破碗而受傷,所以沒有答應,東東開始大哭大鬧、暴跳如雷。
 
專家解析:
從發展學的角度來看,3~5歲左右的孩子,普遍都會高估自己的能力,覺得自己很厲害。曾有一個實驗是讓孩子用積木疊高塔,研究者先問小朋友說:「你覺得要疊到那麼高難不難?」,小朋友一致的答案都是:「簡單啊,簡單到不行!」;等到塔已經中途倒了5次之後,研究者再問孩子:「現在你覺得疊高塔難不難?」,令人訝異的是,小朋友還是會回答:「簡單啊!我早就會了!」。
 
這個時期的孩子也很渴望探索這個世界,喜歡主動要求嘗試一些事情,例如「我可不可以幫忙拿這個袋子?」、「我可不可以幫忙掃地?」,而且不願意大人在旁協助,因為這樣有損他們的「專業」。
 
但爸爸媽媽基於保護的心態,可能會擔心孩子在這過程當中受傷,關於這點,顏鈺軒老師認為,我們可以用比較好的態度來看待這樣的事情,因為孩子逐漸在成長,他們不斷嘗試、也不斷蒐集真實世界的回饋,不管他是成功還是失敗,都能從中獲得學習。
 
建議爸爸媽媽先釐清自己的擔心在哪裡,接著和孩子做具體明確的討論,一起想出一些折衷的辦法,不要因為一個很空泛的「擔心」,而草率的全盤否決孩子的提議,否則也等於阻礙了孩子學習的機會。
 
處理方式:
Step1和鑫鑫討論媽媽的擔心,讓他知道媽媽猶豫的原因在哪裡,然後再一起想辦法。可以對他說:「媽媽好想讓你洗,可是碗如果破掉,你的手就會流血喔,你想要流血嗎?」、「那你覺得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讓你洗到碗,也不會流血?」
 
Step2達成共識,想出折衷辦法。最後媽媽同意讓鑫鑫每次吃完晚餐後,可以洗自己的碗,因為鑫鑫的碗是塑膠做的。
 
3歲自我中心孩子的教養哲學         
與這個時期的孩子相處,在教養方面,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呢?顏鈺軒老師有以下建議:
 
 1.多一點傾聽、陪伴
爸爸媽媽每天要留一點時間和孩子單獨相處,全神貫注在孩子身上,即使是10分鐘也好,去傾聽孩子想要說的話,或是陪他做他喜歡的事。傾聽和陪伴的過程會讓孩子了解爸爸媽媽對他的愛,爸爸媽媽也比較能夠掌握到孩子現在有什麼樣的想法和感受。
 
2.每天讓孩子有2次試誤學習的機會
在安全範圍內,每天放手兩件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嘗試,孩子可以藉由嘗試錯誤來學習,從失敗經驗裡萃取出成功的要素。爸爸媽媽的耐心在這裡很重要,發現孩子做錯時,先等一下下,不要急,用正面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失敗,例如牛奶打翻了,微笑的對他說:「啊!碗打翻了,怎麼辦?」,讓孩子自己設法解決問題。
 
 3.想辦法讓孩子知道別人的感覺和想法
當孩子不知道別人的想法時,我們就告訴他。如前面所說,在他打斷大人正事時問他:「你覺得我們現在正在做什麼?」,這樣他就比較能去反省自己的行為合不合宜。除此之外,爸爸媽媽也可以自我揭露:「我在跟阿姨講話的時候你突然闖進來,我覺得有一點不開心」,讓孩子知道別人有什麼感受,這也是很重要的。如此一來,孩子就能夠快速掌握到,別人的想法和自己是有點不同的,當他們累積足夠的經驗,就比較能夠做到觀點取替,也比較不會陷入自我中心的狀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興馨相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