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幫孩子選學校 

文章來源:林秀芬

 

26歲寶寶上學去!

 

選校前要先思考的事

1.我的寶寶現在是否適合上學

      許多家長因家庭環境需求,或是希望寶寶能提早進入團體生活,因此在寶寶成長到一定年齡時,就會開始送寶寶去上學,卻沒有思考到「寶寶是否一定得上學?」

      康寧護專幼保科專任助理教授林秀芬指出,雖然目前托兒所招收2~6歲的幼兒,幼稚園招收4~6歲的幼兒,但不代表寶寶滿2歲就一定得去上學,其實家長要不要送寶寶去托兒所或幼稚園,可先「觀察寶寶特質」,隨著孩子個性的不同,適應能力也會不一樣,因此家長平常可多帶寶寶到公園、遊戲場走走,從旁觀察寶寶是否喜歡與其他小朋友互動,能否適應團體生活,再決定要不要送寶寶去上學。因為幼兒教育的主要目的,在於提供豐富的生活經驗,幫助他們在真實環境下學習各種事物,而非學識上的鑽研,所以未必要很早就入學。

 

家長可以依以下的幾個方向來考量何時送小孩去上學:

考量1.家長希望寶寶提早進入團體生活嗎

家長若期望寶寶能提早適應團體生活,學習語文溝通、認知思考等各層面的發展,並與同儕認識互動,可考慮讓寶寶去上學。

 

考量2.家長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?

有些家長不知道該如何教育、啟發孩子,想藉由幼稚園或托兒所,讓老師負責照顧與施教,送寶寶去學校確實能讓家長放心不少,不過,家長也不能因此將教育責任全丟給老師,孩子回到家,仍須適時關心上課情況。

 

考量3.家中是否有兄弟姊妹?

 當家中有年紀相仿的孩子時,年紀較小的寶寶會主動表達想要和哥哥或姊姊一起去上學,或是當哥哥上學時,也會想背書包一起出門,代表寶寶有上學的主動意願,這時可試著問寶寶,「明天跟哥哥一起去上學,好不好?」若寶寶有意願就可以上學去了。

 

考量4.家中空間是否太小?

當家裡的環境較小,空間不足時,寶寶玩遊戲、伸展肢體都會受限,因此動作協調及律動發展也相對不足,家長可讓寶寶早點入學,以得到較優質的成長環境。

 

考量5.家中是否隔代照顧?

有的寶寶出生後是由爺爺、奶奶代為照顧的,建議家長約2歲後可開始尋找托兒所,因為大部分爺爺奶奶的年紀稍長,體力較不足以負荷與寶寶的互動,各項發展的啟發也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,因此,父母可以

 

      將寶寶送至學前機構就讀,若爺爺奶奶希望能分擔照顧幼兒的工作,也可以讓爺爺奶奶到園所接送寶寶,既可以提供祖孫相處機會,父母也不用急著接送寶寶上下學。

 

2.寶寶上學前,須先具備的能力

      寶寶若剛滿2歲就上學,有的孩子可能還在包尿布、喝牛奶,建議家長能在家先訓練寶寶一些基本能力,縮短孩子的適應期,以減少「哭鬧期」的發生,使其更快進入狀況,這些能力包括:

 

生活自理能力:

      寶寶能清楚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,例如基本的「我要尿尿」、「肚子餓」等,最好是能夠自己上廁所、洗手、穿脫鞋等。

 

認知發展與語言表達能力:

      寶寶願意說出個人想法,例如:「我要玩玩具」、「我要喝水」等,也能表達身體疼痛的部位,例如:「我肚子痛」、「我牙齒痛」等,若寶寶總是沉默,不願意說話,也可以觀察是否有語言發展方面的問題,若所選擇的學前機構能啟發寶寶的語言發展,也可以作為選讀學校的考量。

 

至少具備半天活動的體力:

      孩子最好能早起不賴床,且體力可維持一個上午,大部分學校都會建議寶寶能上全天班,不過並非每個小孩都能全天待在學校,家長可以斟酌情況,先讓小孩上半天班,慢慢等寶寶適應後,再延長為全天班。

 

第一次找學校就上手!

3.上網篩選學校2步驟

      了解寶寶特質後,決定送寶寶上學去,如何找到合適的學前教機構,家長該做些什麼功課呢?除了可先上網查詢幼稚園及托兒所的現況,也可以向親朋好友、學生家長打聽,這也是個有效率且實用的方法,先了解各學校的教學特色、收費及環境狀況,接著再實地訪查學校環境或是親自參與學校舉辦的活動,多看、多比較,再一一歸納出各校特色、優缺點,就能選出理想的學校!

 

STEP1.先查詢「全國幼教資訊網」

      幫寶寶選園所前,可先造訪由教育部委託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建置的網站,是目前國內最完整的幼教訊息網站,提供各縣市幼托園所的查詢,家長只要輸入地址,就能查詢到住家附近的幼托機構,也能查詢近住家附近,有哪些公私立園所,並連結查看相關資訊。

 

STEP2.從學校網站了解相關資訊

      部分的幼稚園或托兒所,設有園所網站,家長可先上網瀏覽園所資訊、地理位置、師資背景及政府的評鑑記錄等資訊,並可依園所環境、評鑑結果等條件篩選出合適學校,再一一打電話詢問,或親自到園所一趟,進行更深入的詢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興馨相惜 的頭像
    興馨相惜

    幸福滿滿五彩繽紛時光膠囊@~@

    興馨相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