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孩子的情緒種類發展快速
剛出生的孩子只有簡單的情緒,例如:滿足、不愉快及好奇…等。我們回想一下小寶貝還是新生兒時,肚子餓又急又氣的大哭、喝完ㄋㄟㄋㄟ微笑的表情,就是不愉快予滿足的反應。簡單的情緒會隨著大腦的發展,慢慢分化?喜悅、驚訝、傷心、生氣、厭惡、憤怒。二歲左右的孩子對外在環境的反應,又多了與個人自我知覺有關的衍生情緒,例如:忌妒、驕傲、害羞、內疚、尷尬,以及需要更多認知配合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也開始出現。

 

●不同成長階段孩子的情緒表現
從出生到五週大的嬰兒,會出現滿足、驚嚇、厭惡和苦惱的表情。隨著年齡增長,孩子的表情就更豐富了。例如:3、4個月大的嬰幼兒已經會生氣,2歲的孩子也會為自己的能力感到驕傲。5、6歲以後,孩子已經有能力經驗更複雜的情緒,例如:謙虛、自信等。

 

 

兒童情緒發展里程表

0-5週

滿足、驚嚇、厭惡、苦惱

6-8週

高興

3-4個月

生氣

8-9個月

悲傷、害怕

1-1歲半

善感的、害羞

2歲

驕傲

3-4歲

罪惡、忌妒

5-6歲

擔心、謙虛、自信

 

●孩子常見情緒問題的可能原因
孩子會鬧情緒,一定有某種原因。有些很明顯,有些則是需要父母親多加注意才能發現。例如:身體不舒服、與發展階段有關(因語言能力的限制無法說清楚自己的需要而感到挫折)、與孩子對關係的認定有關(例如:1歲多以自我為中心,容易生氣)、處在壓力下、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所使用的手段(哭鬧、打人、咬人)、個人特質(天生比較膽小)、環境因素(家人常爭吵或忽略他的需要)、情緒困擾(長期持續焦慮、易怒、害怕)。

●情緒表達也要教育
無論是孩子大、小動作的改變與成熟,或是情緒的精細化及複雜化,從科學的角度來看,這些變化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,代表孩子的小腦袋瓜正在成長,大腦的神經細胞正在分化與連結。當孩子在學站、學走時,父母會保護著他們,希望孩子一步接著一步走得更穩;如果想要對孩子情緒發展提供協助,我們需要培養自己的敏銳度、成熟度及專業知識,才能陪著孩子體驗及掌握情緒,讓孩子大腦掌管情緒處理、記憶的杏仁核及海馬迴,能夠分化地更慎密。
  就像孩子學走路,我們會牽著小寶貝的手一樣,對於情緒的感知及操控,我們也需要使用各種技巧,讓孩子在一次一次的練習中,了解如何適當抒發情緒,進而增加孩子「情緒自我規範」的策略,孩子的「情緒智商」(EQ, Emotional Quotient)也會越來越提升。

如何培養高EQ寶寶
既然情緒變化和大腦的成長有關,接下來討論如何增加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,並讓孩子在大腦海綿體中持續增加正向的情緒記憶。
1. 了解孩子的情緒反應
◎請大人理解孩子哭鬧是暫時的,是正常的。孩子有天使般的甜美笑容,會有負面情緒然也是正常的。執行情緒教育時,照顧者首先要了解並接受孩子的各種情緒反應,就像大人偶爾也會毫無理由感到情緒不佳。孩子哭鬧只是暫時的,父母無須過度擔心,每天少於三次的哭鬧都屬於在正常範圍內。爸媽先讓自己從親子間緊張的氣氛脫離出來,仔細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,讓孩子從經驗中學會情緒管理。

◎孩子情緒不佳時,不要進行說理。對哭鬧中的孩子進行勸說大多只是白費唇舌而已,正在哭鬧的孩子焦點全集中在傷心、挫折的情緒上,無法聽進父母的解釋,而且父母的關心更會讓孩子覺得受到關注,反而更賣力哭鬧。大人最好等孩子情緒發洩後,在安全及和平的氣氛中進行說理,會更有效。

2. 用心、耐心對待孩子並尊重孩子
◎重視孩子的感受。從人本主義觀點出發,重視孩子的權益,強調以人為本,孩子是積極主動的個體;從建構主義來看,焦點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,經歷了什麼?孩子的主觀想法是什麼?被嚴厲處罰時,孩子雖然減少錯誤行為次數,但卻多了恐懼、敵意,這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。所以請不要用打罵的方式處理孩子的錯誤行為,而是要用心、耐心並且尊重孩子的感受。

◎打罵讓孩子產生錯誤連結。當大人用嚴厲的打罵希望孩子減少錯誤行為發生的同時,有些孩子在心理上反而為了搏取父母的關注而故意犯錯,此時,錯誤的行為並不會因此而減少,只是在被處罰的當時被隱藏起來而已。孩子也可能學到:我是壞小孩、犯錯就要被打、打人是處理事情的方法的錯誤觀念。如此一來,大人就得花更多力氣去校正孩子的錯誤認知。

3. 多元的親子互動方式
父母必須真正了解孩子的個性,並嘗試各種孩子溝通技巧,相信一定可以找到合適的互動模式。
◎教導孩子情緒處理策略。情緒管理要透過學習,小孩在大人的引導下很快就學會控制情緒的技巧。例如:小慧很害怕水溝蓋,每次經過水溝蓋旁時都顯露出害怕的表情。媽媽告訴小慧只要對著水溝蓋說「拜拜」就好。幾次以後,小慧就學會跟害怕的事物說「拜拜」,進而脫離害怕的情境,小慧則不再懼怕水溝蓋。
◎責備要伴隨說理。伴隨說理的責備,孩子可以確切知道何種行為是被禁止的,除了外在行為的改變,對孩子思考、推理層次也有提升的作用。例如:孩子不想在吃飯,便把桌上食物全丟在地上,父母可以用嚴肅的口吻制止孩子的行為,並清楚指出何種行為會被處罰。


不論是大人或是小孩都有情緒,所以父母應該要:1.了解孩子的情緒、2.接納孩子的情緒、3.幫助孩子辨識情緒、4.協助孩子處理情緒、5.幫助孩子了解引發情緒的原因、6.提供孩子解決問題的策略。所有的孩子都是需要感覺到被接納、被重視的。危人父母的更是要能夠接收與意識到孩子所發出的情緒表達訊息,並對孩子的需求給予立即而適當的回應。不論父母多忙,也該讓孩子覺得她們可以找爸媽幫忙,而不會被冷落。良好的EQ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培養的,父母的角色相當重要,請陪伴孩子一同成長,讓孩子成為高EQ的寶寶呵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興馨相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