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小智從幼稚園回來,一直悶悶不樂,仔細問他,原來是他在班上的同學明明今天畫了一個很酷的機器人,大家都一直誇獎明明畫的很棒,他覺得自己畫的機器人好醜,好希望自己也可以像明明一樣很會畫畫。要怎樣才能讓小智知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很厲害的地方,在羨慕同學的同時,也可以發掘自己的優點呢?

 
 
 
 

孩子在進入幼稚園之後,孩子開始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社交網絡,並從中體驗許多不曾經歷過的心情與感受。這些感受是孩子最珍貴的社會資產,也是家長可用來引導孩子了解情緒,並學習調整心情的最佳素材。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,進而適當管理情緒,是培養高EQ很重要的工夫。這樣的工夫絕非一蹴可幾,必須透過成長過程中的種種經驗逐步累積而成,特別是幼年時期的經驗,對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更有深遠的影響。

運用生活經驗或故事表達
當孩子的社交網絡變大,接觸的人更多,就容易出現對別人「羨慕」的感受。別人有夢寐以求的東西,別人很會畫畫、唱歌等等,當他看見別人被稱讚時,因而產生苦惱、羨慕等複雜的情緒。而「我也好想要……」、「我好希望可以變得跟……一樣」等心情,是孩子面對這種情境最自然也是最常見的反應。
學習版的孩子多半已經能夠清楚辨識基本情緒,並會用簡單、正確的語彙來表達,例如:我很高興、我好害怕、我生氣了等。但對於比較複雜的情緒,像是「羨慕」等,就需要靠家長運用生活經驗或故事情境來引導,孩子才能充分的了解。因此,家長不妨問問孩子:「看到小明畫的機器人,小智是不是很喜歡呢?」,引導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,並特別指出「小智好羨慕小明很會畫圖」,幫助孩子了解「羨慕」的情緒感受與標示這種情緒的語彙。

尋找孩子優點,幫助轉化情緒
「羨慕」本身並非壞事,但是如果因為羨慕別人而導致悶悶不樂,甚至抱怨、忽略、不珍惜自己擁有的東西,或是不喜歡自己,就不是家長所樂見的。當「羨慕」的情緒太過強烈,對孩子的想法或行為產生不良影響,就需要引導孩子學習找到轉化情緒、解決問題的方法。家長可以問問問孩子:「小明畫的機器人很酷,那小智的呢?」。當孩子說出「我的機器人手臂很長」、「我的機器人身上有很多顏色」時,也就學會從個別差異中,看到每個物品獨特的優點,即使羨慕別人,也不需要全盤否定自己和擁有的東西。
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「找優點」的活動,例如:讓孩子說說看自己會做的事情、厲害的地方,再進一步引導他們,正向看待自己所擁有的一切。

善用「羨慕」的正向力量
身為家長總希望孩子能夠肯定自己、發會自己的長處,但別忘了「見賢思齊」、「有為者亦若是」的態度,其情緒根源同樣來自於「羨慕」。重要的是,孩子是不是能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進而善用「羨慕」的正向力量,例如:因為「好想和班上的某同學一樣跑得快」而激發孩子跑步的動力,進而付出努力練習跑步,最終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
對於學前階段的孩子而言,家長是幫助他們發展高EQ重要的支柱。在家長耐心的引導和陪伴之下,相信孩子會從學習肯定自己、喜歡自己的過程中,慢慢地學習掌握情緒,並且發展良好的情緒自我調適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興馨相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