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生活中有太多的事需要等待了,等公車、等買票、等面試、等女朋友、等放榜、等……,每一樣等都急不得,也由不得自己,只能耐心的等!

  
嬰兒一出生就必須學習「等待」,肚子餓了哇哇哭,再被疼愛也得等媽媽泡好牛奶或寬衣解帶了才有得吃。長大一點,想要出去玩也得等爸媽有空才能出門。這天天都會碰到的學習,就像吃飯一樣,可就有孩子吃得很好,又有飲食禮貌;有的卻是4歲還抓著奶瓶,不會用湯匙,而且邊吃邊玩,叫人搖頭!所以有孩子3歲不到和媽媽上銀行辦事,一等一小時,卻是安靜的自得其樂;但也有已上小學的孩子,常常因不耐久候(在遊樂園排隊、麥當勞等點餐等等)而和爸媽翻臉吵鬧。


這可不是一樣米養百樣人,個性不同的原因,卻是不折不扣和家庭教育百分百的相關。有3種情形會讓孩子缺乏耐性︰
1.父母總是扮演救火隊︰孩子打個噴嚏,父母就奔去拿外套為他穿上;孩子喊餓,雖不是吃飯時間,父母也立刻為他弄吃的……
2.父母也沒耐心並且會投機︰進了熱門餐廳,大家都在排隊,父母就有辦法找到熟人,可以不等就進去;或是長龍隊伍等著排隊進場,父母要不放棄,要不想辦法插隊,就算沒辦法非得排隊,也是不停的抗議或抱怨。
3.生活太單純,沒有機會等待︰家庭很少外食,也鮮少出遊,平日作息固定沒有變化,以致孩子根本沒有機會等待。每天的日子,時間到了,爸媽就會準時接送;時間到了,食物就會擺在桌上;時間到了,自然……總而言之,所有事情都會被準備好,且能按表操課。


這樣說來,道理就很明白了。父母要有身教,不能做孩子的救火隊員,要在生活中製造讓孩子有等待的機會。所以,不能時常買孩子需要的東西給他,卻要他忍耐短期的不方便,得等生日、爸爸領獎金或耶誕節才可以買想要的東西;另一方面也可以教導孩子如何運用排隊等待的時間,如陪他唱兒歌,看圖畫書等。常常我喜歡在等待時間和孩子學習觀察,觀察身邊的人、事物,觀察天空(雲、樹)、地上(車、花草),靜下心,等其實可不一定是苦差事唷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興馨相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